天府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草莓-水稻/玉米粮经复合轮作模式的水稻移栽成功!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75


      2025年5月初,四川天府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简称:“乡振院”)迎来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院长胡剑锋带领团队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成功完成"草莓-水稻/玉米"粮经复合轮作模式的水稻移栽工作。


手扶式插秧机作业

      研究团队设置三个优质水稻品种与四个氮肥梯度试验组,重点监测前茬草莓的养分残留效应,系统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规律,为建立科学施肥模型提供数据支撑。相较于传统种植,“草莓-水稻”粮经轮作模式使耕地复种指数提升,同时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减少草莓地连作障碍,在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实现亩均收益增长。

机插秧现场

      技术突破背后是系统的科研支撑。乡振院已构建"专家研发+农户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今年3月举办的专题培训中,罗娅教授团队重点讲授了"棚室农机协同作业技术规范",现场解析了新型大棚设施与农机协同应用、土传病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针对困扰农户的连作障碍问题,创新提出草莓-水稻-玉米粮经轮作高效栽培模式,既破解土地"非粮化"难题,又实现亩均收益提升20%。

罗娅教授培训会现场讲解

      胡剑锋院长则系统解析"设施环境-作物-机械"适配参数,带领种植户赴乡振院粮经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粮经轮作栽培技术,并在水肥管理、品种选择、茬口把握等方面展开广泛交流。


胡剑锋院长与种植户交流讲解

       据悉,四川天府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草莓-水稻-玉米粮经轮作是以新区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反推科研工作,通过研究、攻克此轮作模式技术难点并对其大棚改造、水肥管理技术的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可用于指导农户生产实践的技术规程。“莓粮”轮作高效生产模式能够确保水稻亩产超过千斤,草莓每亩纯利润超万元,既保证了粮食稳产,又实现了单位面积田块增收,构建起都市近郊“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模式。